随着上海海港和上海申花在亚冠精英联赛中的失利,中超球队结束了2024至2025赛季的征程,这也引发了俱乐部及球迷的深刻反思。现实摆在眼前,金元足球时代的结束让中超在亚冠的竞争力急速下滑。
在亚冠联赛改制后,中超球队的实力在东亚区处于中下游位置。要想杀进东亚区8强,需要竭尽全力再加一点运气;而要想更进一步,进入亚冠精英联赛8强,则显得难度极大。面对这样的困境,中超球队是知难而上还是随遇而安,这无疑是一个需要深思熟虑的问题。
深入剖析中超球队在亚冠赛场的表现,外援的质量无疑是关键中的关键。上海申花0比4的惨败,便与前场核心安德烈·路易斯与中场大将阿马杜的缺席有关。而山东泰山能够杀进亚冠八强,则与其前场外援的实力以及适合的战术打法密不可分。本赛季中超大多数球队在引进外援层面显得更为谨慎,这也预示着未来亚冠联赛的竞争将更加激烈。
投入的减少不仅体现在外援水平上,还影响了冬训地点的选择。过去金元足球时代,中超俱乐部大多选择赴欧洲拉练以寻找热身对手和更高强度的训练,而现在则大多选择在国内训练。这样一来,中超球队的整体技战术水平固化在相对低下的水平范畴内,一到亚冠精英联赛这样的赛事便明显不适应节奏、强度和战术打法。
从历史角度来看,目前中超球队在亚冠精英联赛上的竞争力已经回到了14年前,差不多是2006年到2011年的水平。那时的中超虽然也有过辉煌,但总体而言,竞争力仍旧不及现在的巅峰时期。如今的情况与2006年到2011年的情况相似,差距主要在于外援的成色。而要想提升中超俱乐部的竞争力,提升外援水平或增加外援数量是目前最直接的途径。
然而,这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投入方面的困难让俱乐部普遍依赖地方政府支持,自身提升投入的空间有限。但即使如此,中超球队在面对亚冠时仍需全力以赴。毕竟,国家队的建设也是国家一直重视的方面。如果国家队随便应付,那必然会对联赛和青少年足球产生非常大的负面影响。
至于未来如何提升中超俱乐部的竞争力,除了提升外援水平外,还需要从本土球员的培养和联赛整体的收入等方面着手。这需要国家在决策层面做出一些调整,如增加外援名额、扩大联赛规模、提升联赛收入等。但这一切都需要时间和耐心。在这期间,尽管困难重重,但中超球队仍需为进入亚冠精英联赛东亚区8强而努力。
总体而言,中超在亚冠的竞争力面临严峻挑战。但只要我们坚定信心、积极应对、持续投入、稳步提升,相信未来中超球队一定能够在亚冠赛场上重振雄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