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BA季后赛的硝烟弥漫,每一场比赛都扣人心弦。勇士队在客场以95-85艰难拿下季后赛首轮G1的胜利,然而在胜利背后仍有许多需要注意的细节。
追梦·格林作为勇士队的防守核心,在G1中出场36分钟,尽管贡献了4分、6篮板、3抢断和1盖帽的数据,但正负值仅+4,显示出他在进攻端的挣扎。他的存在虽然成功消耗了火箭中锋申京的体力,并帮助球队在防守端保持稳定,但他在进攻端的失误却差点让火箭队翻盘。
在第三节,当球队已经领先23分,比赛似乎即将失去悬念时,格林却因抢下篮板球后的匆忙传球失误,导致库里底线发球出界,这成为火箭队缩小分差的关键转折点。这种进攻端的“自杀”式失误让球迷们不禁捏了一把冷汗,对胜利的担忧也随之而来。
火箭队的进攻策略虽然简单粗暴,主要依赖三分球和前场篮板球以及抢断来制造机会,但他们在这场比赛中凭借22个前场篮板和9次抢断给勇士队带来了不小的压力。乌度卡教练的战术简洁明了——紧盯篮板球和逼迫对手失误。追梦的防守虽然能有效地消耗申京的体力,但在一定程度上却导致勇士队在进攻端面临4打5的局面。
当格林站在弧顶发牌时,火箭队选择放空他并收缩禁区,这使得库里和巴特勒的突破路线变得异常拥挤。尽管追梦的防守在高端局中有着无可置疑的价值,他能够换防杰伦·格林、顶住申京的背打并指挥队友进行轮转补位,但他的进攻“自杀”式失误仍是一个令人担忧的问题。
本赛季,追梦在弧顶的三分命中率并不高,只有站在底角时才具有一定的威胁。因此,火箭队甚至选择不贴防他,而是让亚当斯蹲守禁区进行护框。这导致勇士队在第三节和第四节抢下了大量的前场篮板球。
勇士队的传切体系在追梦的掌控下有时显得效率低下,有时甚至不如让卢尼上场卡位抢板。一旦库里的三分球不在线,勇士队的进攻也会陷入便秘状态,这无疑是一个巨大的隐患。
火箭队的“乱战”战术专门克制追梦式的防守。他们的进攻主要依靠快攻、前场篮板和制造对手失误。而追梦的防守风格虽然注重预判和站位,但面对阿门·汤普森、伊森这种具有高度弹跳力的球员时,他的优势并不明显。亚当斯和阿门多次从追梦头顶摘下前场篮板球就是一个明显的例子。
卢尼虽然移动速度较慢,但他的卡位和掩护技巧却非常扎实。他的体型和高度相对格林更有优势。G1他仅出战8分钟显然是不够的。勇士队需要的是一个能够堵住火箭“乱战洪水”的沙袋,而非像追梦这样在精准拦截的同时却忽视了更大的防守区域。
科尔教练过去多年来一直依赖追梦的防守来赢得总冠军,但面对火箭这样的对手时,他们的进攻并不值得用总冠军级别的防守来对待。因此,勇士队需要调整策略,更多地利用鲁尼的前场篮板球拼抢能力来对抗火箭队的进攻。同时,他们也需要更好地利用巴特勒的协防扫荡能力来增强防守端的实力。
在决战时刻,勇士队习惯性地依赖库里和格林的组合,但对手已经非常清楚这一战术并容易进行针对。格林在进攻端没有威胁时容易被放空导致库里出现体力不支和失误的情况。或许将格林的角色换成巴特勒会有所改善。
科尔教练已经意识到球队在前场篮板球上的劣势并在赛后表示将努力提醒球员拼抢前场篮板球。关于格林的使用问题也需要进一步考虑新的策略来减少他在进攻端的失误并更好地利用他的防守能力为球队赢得比赛。总之勇士队需要更加全面和细致的战术安排来应对接下来的比赛挑战。